车迷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3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点火系统的平时保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6-28 12:1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火系统的平时保养   
汽油引擎不像柴油引擎,是藉由高压缩后所产生的高温,产生自燃的现象;而是必须介由外来的能量促使混合气着火进而燃烧,而这个能量就是点火系统作用所在。基本的点火系统主要组件有:
1. 高压线(硅导线) 2. 分电盘点 3. 点火线圈 4. 火星塞

目前有的车辆使用直接点火系统主要组件就只有
1. 点火线圈 2. 火星塞

高压线(硅导线)及火星塞会直接影响引擎马力,怠速,加速的灵敏性,若你在急加速时引擎转速会迟滞一下或者是怠速引擎会抖动你就要检查这两个零件。

火星塞为点火系统中主要组件之一,装置于引擎的各汽缸中,当汽缸内吸入汽油和空气混合的混合汽,在适当时期跳出火花,使混合汽着火达成爆发、燃烧的任务。

引擎与火星塞的关系

引擎压缩比越高的引擎应使用越冷值的火星塞,反之则使用较热的火星塞。
因为压缩比高的引擎,在燃料点火后会产生极高温度,为避免高温引擎「提前点燃」,所以必须使用较冷火星塞,而引擎压缩比较低若使用较冷火星塞,燃烧温度较低无法将积碳烧去,产生「自动清洁」的作用,所以要使用较热火星塞。

引擎转速火星塞的热值与引擎转速有密切关系,当引擎转速高时,因单位时间内的爆发次数较多,所以温度较高,必须使用较冷的火星塞,而转数低时温度较低所以必须使用较热火星塞,以维持它的电极温度。

引擎负荷所谓引擎负荷,就是只车子经常爬坡或载重时,虽然引擎的转速并不高,但是油门大开进入汽缸内的混合气甚多,所以温度亦非常的高,必须使用较冷式的火星塞。

点火时间通常在车辆定期保养时修车厂的人员都会用正时灯来较正火星塞点火的时间。

如果没有较正以致点火时间提前,燃烧温度会随点火提前的程度而升高,严重的时后会引起爆震或提前点火,使火星塞温度急速升高,甚至烧损引擎。

火星塞的热值热值正式一点的名称「热度范围」,是指火星塞将陶瓷绝缘体跳火端的高热传导至火星塞外壳,再由外壳传到引擎冷却系统能力。

当引擎再慢车空转时,火星塞跳火端的温度可能只有260℃,当车辆高速行驶时,跳火端的温度便可能升高到650℃。车辆油门踩到爬坡时,跳火端温度更可能升到870℃以上。

跳火端温度太低,油料燃烧后容易积存一些物质到火星塞的电极及绝缘体上,使火星塞跳火不良甚至不跳火。

跳火端温度升高可将这些积存物烧掉,使它不会越积越多。但温度过高又会使电极容易受到燃烧物质的腐蚀,电极本身跳火的耗损也比较快。更严重的情形是燃烧不待火星塞跳火便被绝缘体的高温引燃,使燃烧温度大幅升高,将火星塞顶部或火星塞电极熔。

一般以「冷」「热」来描述火星塞热度范围,「冷」火星塞的绝缘体导热较快, 「热」火星塞的绝缘体导热较慢最理想的火星塞是车辆在轻负荷低速行使时为 「热」火星塞,高负荷油门踩到底行驶时变成「冷」火星塞。

但火星塞的热度范围是不能固定,因此只好依经常用车情况来选用适当热度范围。如果你经常在市区行驶 ,可选用「热」一点的火星塞,如果你经常跑高速公路,最好选用「冷」一点的火星塞。

火星塞间隙 火星塞间隙调整是否适当,对火星塞的效能影响很大,然而一般人却很少留意它, 甚至修车厂技工也不会在换装新火星塞留意它的间隙。

那是因为火星塞在制造时已将间隙调整到一般情况可以适用的大小,所以不调整间隙使用也不会发生问题。但要使火星塞发挥最佳性能,就应该依照汽车制造厂的规定来调整间隙。

火星塞间隙越大,跳火的火花越强,火花越强则气缸内的混合汽不但越容易点燃,并且能燃烧的更好,于是引擎越容易发动燃烧,用油秏也会越省。但是间隙越大需要的跳火电压就越高,因此汽车制造厂必须依照点火系统能供给的电压以及汽缸压力的状况来设定最适当火星塞间隙。

如果不依照车厂的规定而将间隙调的太高,可能会使火星塞跳火不易而使引擎发动不易,或引擎加速无力。这是因为高速行驶或加速时引擎节气门大开,空气大量进入汽缸,压缩压力增大,跳火需要的电压大幅增高,而点火系统供给的电压有一定限度,火星塞间隙过大 便发生间歇不发火的情形。

火星塞间隙太小火花就不够强,燃料不易点燃,或是点燃后不易完全燃烧,于是引擎不易发动而且耗油太多。

火星塞的间隙会因电极的耗损而增大,因此汽车制造厂通常将间隙规定在比理想间隙略小的尺寸,使火星塞在寿命的中期有最适当的间隙。

因此如果用旧了的火星塞间隙刚好增大到理想的情况便将它换掉,新的火星塞反而不如旧的好。

火星塞积污 火星塞使用过后一定会在绝缘体上铁壳上蒙上一层东西,称为积污。

而积污过多会导致火星塞漏电,使火星塞发火不良或不发火。

正常的积污汽油及机油燃烧后多少会产生一些固体微粒,这些固体微粒会附着在火星塞的绝缘体及铁壳上。

但是车辆行驶时引擎温度会升高,附着的微粒就会被烧掉,因此虽然经过长时间使用,绝缘体表面也只会附上一层薄薄的淡褐色或淡灰褐色的积沉物,不致影响火星塞的正常功能。

不正常的积污不正常的积污又分下面几种:

1. 积碳:火星塞表面有一层干的黑碳微粒。这表示燃烧不完全,而且燃烧不完全的原因可能是混合气中燃料过浓,点火火花不够强,点火时间过迟,或是气门漏气。如果火花不强,可能是火星塞间隙太小,高压线漏电,或是分电盘盖有裂纹。

2. 油积:火星塞表面积油及黑碳。最主要的原因是机油进入燃烧室过多,这可能是气缸及活塞环磨耗,或气门导管磨耗所导致。

3. 灰积:火星塞电极及绝缘体上附着一层相当厚但却容易刮除的淡褐色物质,这是汽油中的添加物所引起。这种积沉物并不导电,除非将电极盖住,不致影响跳火。

4. 溅污:引擎很久没有适当保养燃烧室壁上会有相当厚的沉积物,一但将引擎保养调整妥当并换新火星塞后,燃烧恢复正常,这些积沉物会融化而溅附到火星塞上。

提前点火及爆震:提前点火是火星塞还没有跳火燃料便被燃烧室内的高温所引燃。爆震是火星塞点火之后火焰还没有接触到燃料因高压及高温而自行燃着。两者都会导致燃烧太早或太快而使温度及压力剧然生高,严重时会震破火星塞绝缘体端部,烧融火星塞电极,烧融并炸穿活塞的顶部。

爆震发生的原因包括点火时间过份提前,燃烧的辛烷值过低,混合气中燃烧过稀或混合不均匀,或是车辆上坡时没有换文件而引起引擎过份吃力。

提前点火及爆震可以互为因果,轻轻的提前点火或爆震不致伤害引擎,但严重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损 坏火星塞、活塞、甚至气缸体。

提前点火一定是因为火星塞过热引起,但是不能不在选用火星塞时留意它的热值,以免火星塞过热。为避免损害引擎,宁可使用稍冷的火星塞,切不可误用了太热的。

火星塞DIY 火星塞拆卸一般来说拆装火星塞并不是件困难的事,以目前较多的直列四缸的引擎,火星塞及埋在汽缸盖下,只要先拉出高压线,利用适当的工具即可轻易地拆下。

火星塞安装切忌将火星塞旋的太紧。太紧就会伤害气缸盖上的螺纹,由其是铝质的气缸盖。

安装时先用手握火星塞套筒将火星塞旋紧后,再用套筒板手旋紧1/4到3/8转就可以了。

如果火星塞是没有装垫圈而是有锥形的安装座的那种型式,手扭紧后只能用板手再旋进1/16。

如果你有扭力板手,可依下列扭力旋紧
火星塞:
有垫圈火星塞: 12mm螺纹 1.4~2.5公斤.公尺 14mm螺纹 3.6~4.2公斤.公尺
无垫圈火星塞: 14mm螺纹 1.0~2.0公斤.公尺注:铝气缸头者2.5~3公斤.公尺

清洁及调整火星塞使用久了后会因电极损耗而增大了间隙,间隙过大时可以用间隙规上的板手来调小间隙(正常为0.7mm~0.9mm若无量测工具时可以锯片代替),要注意中心电极顶部周围的直角是否烧成圆弧形了,如果以烧圆,要用间隙规上的小挫刀将中央电极的顶部挫平,使周围恢复成直角,再调整间隙。

这样火星塞才容易跳火,因为电弧比较容易从尖角部位产生。各缸火星塞间隙要一样,不然的话引擎运转不很顺,火星塞积污后需要用特制喷砂机才能将积污喷磨干净,因此很多人都将过脏的火星塞丢弃。

其时一般只要钢刷将火星塞电极部份的积碳刷干净,使用时再以中高转速行驶十多分钟后,便可烧掉大半积污,火星塞多半仍可使用。

migration file (1000 Bytes, 下载次数: 4)

migration

migration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地下室
发表于 2005-7-5 16:28:47 | 只看该作者

RE:点火系统的平时保养!

【(灰兔)回复(占士邦)的大作】

火星塞,真拗口,火花塞。
文章可是一篇好文章!
地板
发表于 2005-6-29 09:23:31 | 只看该作者

RE:点火系统的平时保养!

【(小蛇)回复(占士邦)的大作】

好文章,应多上!
板凳
发表于 2005-6-28 13:36:43 | 只看该作者

RE:点火系统的平时保养!

【(eldan-chen)回复(占士邦)的大作】
好知识

<IMG SRC="/images/face/177.gif"><IMG SRC="/images/face/177.gif">
沙发
发表于 2005-6-28 12:18:57 | 只看该作者

RE:点火系统的平时保养!

【(Zpeter)回复(占士邦)的大作】


好像小说一样,怎么看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车迷网 ( 粤ICP备10225138号 )

GMT+8, 2025-2-2 22:38 , Processed in 0.034663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2001-2007 车迷网 所有内容 版权所有
网页风格制作: 虫虫 技术支持:智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