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迷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红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河南] 国庆假期:洛阳郑州之轻松悠游亲子行

[复制链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20:13: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碧雪青松 于 2011-10-19 09:18 发表
太慢了,加快速度呀!!!!

嗯,我尽量写快点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20:16: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ldan-chen 于 2011-10-19 09:30 发表
来中原也不给个信息我啊,呵呵,加油,继续看游记

期待你组织樱桃FB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20:36: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381234 于 2011-10-19 11:26 发表 好怀念真不同!我上次去真不同,把他们的水席品种点了个遍,他们以为我是什么特殊人物。鬼甘积极招呼。最小还叫我们签名。我觉得还可以,但不象等叔说的要几千元呀,可能是太久的事了。

    现在真不同饭店的整个经营布局为:一楼风味部经营洛阳特色小吃、小水席、小炒、时令菜、洛阳水席套餐;二楼水席宫经营洛阳水席、半水席半炒菜、炒菜;三楼御膳阁经营洛阳水席、半水席、中、高档水席、豫菜等;四楼御膳宫经营宫廷水席;五楼喜庆厅接待婚宴、寿宴、生日宴等大型宴会
    各楼层经营档次不同,3楼御膳阁全都是880元/桌,我们想体验”行云流水“的水席感觉,饭店部长很不乐意,说我们太浪费

[ 本帖最后由 红裙 于 2011-10-19 20:39 编辑 ]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20:45:02 | 只看该作者
十五、
    11时许办退房手续,寄托行李,并约好宾馆的车下午16:00送行李到山下,接上我们后送到高铁洛阳龙门站。
    这时候时发现,牌匾“东山宾馆”是老江所书,哇晒,这可能是我所住过的最高级别的领导人题名的酒店了~~~受宠若惊之余,不禁好奇:什么人什么关系什么能量让老爷子为一家宾馆题名?佩服!佩服!

照片 120.jpg (28.39 KB, 下载次数: 42)

照片 120.jpg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20:51:21 | 只看该作者
十六、
    11:00登上宾馆的观景阁,眺望龙门西山东山的风光,伊河在两山之间静静流淌,约1200年前,唐朝诗人白居易也曾在东山上欣赏西山石窟伊河流水,真乃是:西山依旧在,伊水当自流,诗人逸仙去,俗妇站山头,抬头观胜景,低头暗自羞。
    龙门大桥连接东山西山,也就是“鲤鱼跳龙门”故事中的龙门。

    鲤鱼跳龙门 很早以前,龙门还未被凿开,伊水流到这里被龙门山挡住了,就在山南积聚了一个大湖。   
    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观光。它们从孟津的黄河里出发,通过洛河,又顺伊河来到龙门水溅口的地方,但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它们只好聚在龙门的北山脚下。“我有个主意,咱们跳过这龙门山怎样?”只见它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 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山北的鲤鱼们见此情景,一个个被吓得缩在一块,不敢再去冒这个险了。这时,忽见天上降下一条巨龙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就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鲤鱼们听了这些话,受到鼓舞,开始一个个挨着跳龙门山。可是除了个别的跳过去化为龙以外,大多数都过不去。凡是跳不过去,从空中摔下来的,额头上就落一个黑疤。直到今天,这个黑疤还长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呢。
    后来,唐朝大诗人李白专门为这件事写了一首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的规模和布局。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20:56:40 | 只看该作者
十七、
    羞是有原因滴,因为观景之余另有企图:侦查对面西山石窟的游客形势
    龙门石窟属于国家级AAAAA景区,洛阳最重要的旅游景点,国庆假期游客肯定会很多。出发前就打算,如果游客过多,我们将放弃这个洛阳最重要的景点,以后再来。
    果然,西山石窟的游客甚多,主要的洞窟门口都站满游人~~淡定,淡定,任凭他眼下人山人海,到了12:30~14:00时段旅游团队肯定去吃午饭,游客不会太多。
    先游白园,再游石窟~白园的游客应该不会多,毕竟大部分游客是奔龙门石窟来的。

眺望西山石窟

遥望龙门石窟.jpg (31.03 KB, 下载次数: 39)

遥望龙门石窟.jpg
3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21:00:49 | 只看该作者
十八、
    从宾馆走路10分钟,11:30到达白园。
    小小意外:游客比我预想的多(能接受,不挤),估计是因为白园、石窟、香山寺联票,不游白不游的缘故。
    白园,诗人白居易的长眠之地,坐落于约百米高的东山琵琶峰。只见青竹依稀遍布,泉水顺着山势潺潺而流;苍柏遮阴,山径迂回曲折,好一个幽深林静之境。可是,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贸然侵扰,是否打扰了诗人清梦?
   《琵琶行》有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高中时年少轻狂很是不屑,如今却早已沦为商人妇。别离,是对轻妄无知的惩戒么?
     
    白园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772—846年),晚年定居洛阳履道里(今离区狮子桥、贺村、大屯一带),卒葬龙门东山琵琶峰顶。白居易的墓园,也称白园。 
 白园包括龙门桥东头整个琵琶峰,占地44亩,分为青谷、墓体、诗廊三区,是根据诗人性格、唐代风采和得体于自然的原则设计建造的纪念性园林建筑。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21:11:36 | 只看该作者
十九、
重温《琵琶行》 ~~~读诗的机会很少了,早已迷失了诗的情怀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抺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本帖最后由 红裙 于 2011-10-19 21:29 编辑 ]
34
发表于 2011-10-19 21:16:36 | 只看该作者
红姐很有才 温馨但图片少了点,加油~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21:26: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净心 于 2011-10-19 21:16 发表
红姐很有才 温馨但图片少了点,加油~

谢谢净心mm表扬鼓励
没带相机,我要求孩子用心体会,少拍照
36
发表于 2011-10-19 21:28:38 | 只看该作者
很好。要表扬楼主的革命精神!
37
发表于 2011-10-19 22:21:17 | 只看该作者
进来补习一下历史
38
发表于 2011-10-20 11:11:5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洛阳的确是个休闲的地方,我上次去的是春节期间,感觉那里的生活节昼很和缓的!
39
发表于 2011-10-20 23:36:19 | 只看该作者
洛阳的水席其实真是徒有虚名,太不好吃了,但系洛阳的炒面在握心中可是“甲天下”呀!
40
发表于 2011-10-21 03:20: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381234 于 2011-10-19 11:26 发表



好怀念真不同!我上次去真不同,把他们的水席品种点了个遍,他们以为我是什么特殊人物。鬼甘积极招呼。最小还叫我们签名。我觉得还可以,但不象等叔说的要几千元呀,可能是太久的事了。

当然有平有贵的,第一次家人去的就食四个菜的,几百元吧,不好吃。
第二次去陪一个客户去,吃全了,要差不多2K,还是不好吃。
第三次去是单位出数,经过前两次以为便宜的才不好吃,这次吃了3800的全席,一样的不好吃。
唯一好吃的就是那个九蒸九煮的萝卜丝(传说是9蒸9煮的,武则天年代的故事,有兴趣可以搜索下,但估计现在压力锅一压就出来了。)
41
发表于 2011-10-21 10:31:55 | 只看该作者
睇嚟我都要按照你个行程行行
42
发表于 2011-10-21 14:01:12 | 只看该作者
萝卜丝好食
43
发表于 2011-10-21 19:22:46 | 只看该作者
水席就是萝卜宴,
4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09:37:48 | 只看该作者
二十、
    30分钟游完白园。步行10分钟到西山石窟,找好导游刚好12:30
   导游第一句:“你们来得正好,人不多,上午人多走不动”。呵呵,人多不敢来啊。
    龙门风景区主要包括西山石窟、东山石窟,白园,香山寺4部分(看前面百度东山宾馆地图),如果不是考察和研究,白园30分钟,西山石窟60分钟,香山寺30分钟,东山石窟内容简单路过观赏,加上30分钟自由时间,共2.5小时足以轻松逛完。景区提供的电瓶车,但本人认为没必要 ,排队买票+排队上车+坐车,还不如自己走路快。
    门票推荐路线为白园—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游完景点前记得保管好门票。我们是游览西山石窟后,乘伊河游船回到白园,走路到香山寺(约白园-香山寺200m)。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4公里处的伊河岸边,是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其中“龙门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华,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建于北魏时期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药方洞,以及建于唐代的潜溪寺、看经寺、万佛洞、奉先寺、大万伍佛洞。最大佛像卢舍那大佛,高17.4米。
    龙门,古称伊阙,隋唐以后始称“龙门”。这里两山夹峙,形若门阙,伊水流经其中,宛如一条长龙穿门而过。
4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09:41:20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一、
    北魏到北宋400余年无数能工巧匠的开凿、雕刻,1000多年的风霜,数不清的偷盗、抢夺和破坏,沉淀成我们所见的座座石窟。我喜欢佛的慈祥,深沉,安详、优美,静默不言中,教人向善,教人改邪,教人归正,教人释放心魔、修心养性。

卢舍那佛~~~中国境内最美的佛像

[ 本帖最后由 红裙 于 2011-10-22 09:46 编辑 ]

卢那利佛.jpg (43.23 KB, 下载次数: 47)

卢那利佛.jpg
4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11:31:37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二、
    时光面前,我们都是匆匆过客,佛的脚下,众生平等;眼前为祈福而造的诸神,曾经寄托了当时人们多少美好的心愿和向往。此刻,他们斑驳着时光留下的印记,依然让人心生敬畏。
    无意评论信仰和政治,想起了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的小说《查泰来夫人的情人》扉页上的一句话:人们怎么可以到处留情,而心灵却无所依偎?

信仰.jpg (38.7 KB, 下载次数: 54)

信仰.jpg
47
发表于 2011-10-22 16:47:43 | 只看该作者
静静的读,静静的遐想!
4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23:11:53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三、
    14:30,香山寺,我们来了~~~

香山寺
   洛阳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
    香山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年),唐垂拱三年(687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建立武周王朝,在洛阳称帝,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
   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
   宋金时期香山寺犹存,元末废弃,清康熙年间重修;清末民国初年,香山寺又渐荒芜了,1936年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香山寺进行重新修建,在寺内建一 幢两层小楼,被称为“蒋宋别墅”。
   解放后,香山寺又进行了多次修葺,特别是2003年上半年,洛阳市ZF投资6000万元,对香山寺进行了改造,这也是香 山寺历史上的第五次修复。


[ 本帖最后由 红裙 于 2011-10-22 23:14 编辑 ]
4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23:25:52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四、
    从来对寺、庙、观等宗教场所极度迷茫,宗教知识贫乏,香烟袅绕中总无法分辨那尊神那尊佛,只能见神佛就拜,见香油箱就放小钱,但愿神佛领会小女子的敬意,原谅小女人的无知。
    香山寺例外!我心目中,这不仅是座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古寺,而且是一座庄严的历史殿堂,殿堂内威严高坐着许多我敬仰的历史风流人物。

香山寺- 白居易
    盛唐以后,经过“安史之乱”,香山寺年久失修,渐趋衰败。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白居易来洛任河南尹,闲暇时常流连在伊阙山水间,想修复香山寺,却因财力有限,未能如愿。大和六年(832年),好友元稹去世,白居易将为元稹撰写墓志铭所得的酬金悉数拿出,费时3个多月,重修了香山寺,并撰写了《修香山寺记》一文,寺名大振,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即是对香山寺的推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后来白居易又 于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再次出资修复藏经堂,并收集缀补5000多卷佛经,藏入其中,可以说白居易为唐香山寺的再兴竭尽全力,名山名寺与名人相得益彰,白居易重修后,香山寺再次声名大振,一时间游人络绎不绝。
    “停官致仕”后,白居易更加放情于山水,赏玩泉石风月。因慕恋香山寺清幽,白居易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并把这里作为了自己最终的归宿,在他七十四岁时,和遗老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等6人先是结成了“尚齿七老人会”,后来,又有百岁之人李元爽,95岁的禅师如满加入,号称“香山九老”,终日吟咏于香山寺的堂上林下,写下了许多歌咏龙门山水及香山寺的诗篇。

香山寺-武则天:香山赋诗夺锦袍
    1300多年前,武则天在洛阳称帝,钟情于伊阙山水,很喜欢位于其中的清幽雅致的香山寺,她经常在香山寺中石楼坐朝,并在石楼留下了历史上有名的“香山赋诗夺锦袍”的典故:
    在一次春游香山寺时,武则天别出心裁,主持了一次“龙门诗会”,宋代人计有功在《唐诗纪事》卷十一中,对此有妙趣横生的记述:“武后游龙门,命群臣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诗成,拜赐,坐未安,之问诗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夺锦袍赐之”。唐代诗风很盛,武则天对胜出者“赐以锦袍”,奖品不见得贵重,但却是难得的荣誉,群臣当然各不相让,奋力争夺。首先成诗的是左史东方虬:“春雪满空来,触处如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武则天觉得东方虬文思敏捷,又才华出众,立即把锦袍赐给了他,而此时,多数大臣也相继成诗,经当众诵读,一致认为宋之问的七言诗更在东方虬之上,武则天遂决定把锦袍赐给宋之问,“香山赋诗夺锦袍”也成了诗坛上的一段佳话。而这段典故所发生的地点石楼就位于香山寺内。

香山寺-乾隆(清高宗)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九月,清高宗弘历到中岳封禅,至洛阳巡游龙门香山寺,感怀赋诗《香山 寺二首》开篇第一句即为称颂香山寺“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首诗被人们当时镌刻在石碑之上,并建御碑亭,该御碑亭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这首诗称颂了香山寺及美丽的伊阙风貌,并且在最后一句流露出对白居易的敬佩之情“虑输白少傅,已著祖生鞭”展现了一代君主谦逊的品格。乾隆碑上这 首诗除了让我们欣赏到行、草的书法艺术,更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代帝王的谦虚品质,也是对我们后人的鞭策。

香山寺-蒋公及宋美人
    清末民初,香山寺又渐荒芜,1936年进行了重修,为庆祝蒋介石五十寿辰,地方ZF选择香山寺东南侧建了一幢两层小楼,蒋介石和宋美龄多次在此避暑,被称为“蒋宋别墅”。蒋介石于1936年10月29日从西安乘火车到洛阳,以“避寿”为名,实则布暑“西北剿共”计划。10月31日,蒋介石在别墅 庆祝自己的五十寿辰,参加人员有张学良,阎锡山等,之后他视察了洛阳军校、洛阳电厂,检阅了重炮部队。并和夫人宋美龄三次往复洛阳,去安抚非嫡系部队太原的阎锡山,济南的韩复渠,绥远的傅作义。于12月初离洛到西安,在洛阳共呆了36天,基本都住在香山寺蒋宋别墅。
 
香山寺-杨成武 
    1968年3月底,解放军代总参谋长杨成武将军受林彪集团迫害,被秘密关押在香山寺。将军和家人在这幢小楼内度过了失去自由的几个春秋。不准出房门,不准下楼,每天饭菜定量,不够也不准添,夏天蚊叮虫咬,冬天手脚冻烂,房门均不得关闭。1970年,将军78岁的母亲因病去世,临终想吃一个鸡蛋也 没能如愿。直到1971年1月离开,杨成武将军被羁押于此两年多,没有下过一次楼,监牢之苦在尽尝之中。


[ 本帖最后由 红裙 于 2011-10-22 23:27 编辑 ]
5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23:46:45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五、
    整座香山寺依山而建,占地面积很小(数亩,用现代的汽车行话说属“紧凑型”),背倚东山,面朝西山石窟,下临伊河,登高远望,河山秀色尽收眼底;经过2003年的改造,香山寺显得富丽华美,特别是寺前的钟楼和鼓楼,修建得非常漂亮。对比百度到的03年改造前照片,再一次感到,历史这个小姑娘给打扮得更漂亮了,可惜的是,增添几分富丽的同时却减少几分神韵。
    建于半山的香山寺,高不过数十米,但石阶路颇为陡峭(约70°),当时白居易七74岁,李元爽百岁,如满禅师95岁,其他“香山九老”皆是老人,他们是怎么上山的?难道古人比现代人更健康更擅长爬山?
    武则天、乾隆龙袍阔大,怎么可能自己走上山?应该是坐轿上山的,坐轿舒服,但享受不到登山的乐趣,可惜了。
    我知道蒋公和宋美人怎么上山的,香山寺左后门有条柏油路,停着辆面包车,估计这路当时已经修好,因为那时已经有了汽车。~~这两口子也真有趣,1936年应是他们风光得意的时期,哪里不好住?住神马寺嘛!意头不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车迷网 ( 粤ICP备10225138号 )

GMT+8, 2024-12-22 10:22 , Processed in 0.054172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2001-2007 车迷网 所有内容 版权所有
网页风格制作: 虫虫 技术支持:智泉